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书类

【尚书白文】;旧刊本

大黑口,四周双边。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四字。不避宋讳,然纸墨甚旧。收藏卷首有“士标私印”白文方印,卷尾有“查”朱文方印。别有“桑”字朱文圆印,“民悦”白文方印〔恐未確〕。

【孝〔书〕经白文】;日本旧刊本〔日本庆安五年〔1652〕昆山馆道可处士刻本〕

半葉七行,行十七字。前有蔡沈集传序。末有“庆安五年壬辰〔清顺治九年·1652〕初夏昆山馆道可处此〔士〕新刊”二行。

【尚书】十三卷;〔题汉孔安国传〕;宋刊本〔〔有宋元间人批注〕

半葉十行,行大字二十字,注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板心上有大小字〔数〕,下有刊工名。刊工有蓝广、魏春、陈成、于昉、周荣、吕丙、刘杰、刘清、邹元、王奇、石椿等姓名,李、萧、余、杜、丘等姓一字,隆、忠、正、新等一字名,宜之二字名。首行标题“尚书卷第一”;次行“尧典第一”,空四格题“虞书”,空三格“孔氏传”。宋讳匡、让、胤、殷、玄、徵、贞、恒、桓、慎均缺笔。惇字不缺,慎亦有不缺者。审係旧板,殆南宋初刊,乾道中重修者。字体肃穆,不附释音,中字本。通体有五色点抹。眉端有旧人墨笔考证,字仿欧波,所录多金仁山《尚书表注》,盖元人笔也。《大诰》篇后有缺。

【尚书孔传】十三卷;〔题汉孔安国传〕;日本旧活字本

半葉九行,行十七字。每卷未有经、注字数。

【尚书孔传】十三卷;〔题汉孔安国传〕;影抄日本旧写本

半葉七行,行十七字,注同。每卷末有经、注字数。末有“宽喜三年〔宋绍定四年·1231〕五月二日书写毕”,大学权助等题字。

【附释音尚书注疏】二十卷;〔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十行本

【书经集注】十卷;〔宋蔡沈撰〕;明刊本

半葉九行,行十七字。板心下有“湖广刊行”四字。书中《洪范》“明作皙”不误“哲”;《金縢》“惟朕小子其新逆”不误“迎”;《酒诰》“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不作“百工”,皆与宋元旧本合。蔡序后有重刻於武昌学宫识语八行。

【书传辑录纂注】六卷;〔元董鼎撰〕;旧抄本〔清怡颜堂抄本〕

黑格抄本。板心下有“怡颜堂抄书”五字。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前有凡例八则,引用诸书,引用诸家姓氏。后有“建安后学余安定编校”一行。《周官》、《吕刑》、《秦誓》三篇多缺字,盖原书残缺不全也。收藏有“卢文弨印”、“绍弓氏”二白文方印,“抱经堂印”朱文方印,“武林汪泰家藏图籍”朱文方印,“周印星诒”、“季贶”二白文方印。

【书传辑录纂注】残本三卷〔〔存卷二至四〕;元董鼎撰〕;元刊本

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小二十四字。黑口,四周单边。左耳上有篇名。存卷二〔第〕十四葉起至卷末,卷三第一葉起至五十葉止,第四全卷。

【尚书通考】十卷〔元黄镇成撰〕元刊本〔〔卷二缺二葉〕〕

黑口,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四字。标题次行题“昭武存斋黄镇成元镇父编辑”。前有天曆三年〔1330〕镇成序。

【尚书疏衍】四卷;〔明陈第撰〕;明刊本

明陈第撰。万曆中刊本。有焦竑序。

【洪范广传】十二卷;〔清董殿邦撰〕;抄本〔清抄本〕

标题次行题“华亭董殿邦幼宰氏辑,侄均平铨参校”。前有凡例十四条。

【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汉郑玄注〕旧抄本〔清抄本〕

黑格抄。不著纂辑名氏。惟有“武氏海桐藏书”,白文方印。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