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三、阴阳家的支流

驺衍诸人的政治的阴阳家,已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迷信大组合了。然而这还只是狭义的阴阳家。广义的阴阳家所包更多、更杂。依《艺文志》所记,有兵家阴阳十六家,书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序曰: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顺时而发”,是顺着时日干支;“推刑德”,是推阴阳,阴是刑,阳是德;“随斗击”,是占星斗(《淮南·天文训》:“北斗之神有雌雄,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因五胜”,是依着五行相胜之理。这是兵家的阴阳,是阴阳家的一派。

《艺文志》又有术数之五行三十一家,书六百五十二卷,中有《泰一阴阳》、《黄帝阴阳》、《黄帝诸子论阴阳》……等等书。序曰: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以木金火土水配仁义礼智信。)《书》(《洪范》)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是为五事),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以相乱。这里明说五行术数出于五德终始之学。这也是阴阳家的一派。

此外,如天文、历谱、杂占、形法、医经、房中,各家都和阴阳五行有很密切的关系。其中一部分是阴阳家的支流,一部分也许是阴阳家的祖宗。阴阳五行之说都来自民间,阴阳出于民间迷信,五行出于民间常识。那些半迷信半常识的占星,看相、卜筮、医药等等,自然是阴阳五行说最初征服的区域。从这些区域里流传出来,阴阳五行说渐渐影响到上层社会的思想学术。这种思想到了学者的手里,经过他们的思索修改,装点起来,贯串起来,遂成了一种时髦的学说了。这种下层思想受了学者尊信和君主欢迎以后,医卜星相等等更要依托于阴阳五行之说了。故《艺文志》所收医卜星相诸家的书,其中必有一部分代表古代的民间常识和迷信,那是阴阳家的祖宗;也有一部分代表秦汉二百年中新起的民间常识和迷信,那是阴阳家的子孙。这好像《周易》起于卜筮之书,经过学者的提倡,便成为易学;从此以后,卜筮之学便挂上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的招牌了:故卜筮是易学的祖宗,又是易学的子孙。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