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心态好一切都好

在哈佛的导师们看来,心态好就是人的心理状态好,精神面貌好。他们认为,要养成快乐的习惯,首先就是抱有一个好的心态。

的确,现实生活,一事当前,是好是坏,全在于你怎么看、怎么想。事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好的感觉或坏的感觉是在你的脑子里产生的。常言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事实确是如此,快乐是人的本性,不必追求好,亦不必躲避坏,快乐在时时刻刻自然滋生。明白了这一点,你可以凡事都向好的方面想,从积极方面去考虑、面对。

拥有良好的心境,健康、愉快、智慧、长寿和幸福便尾随而来。一个乐观地看待生活的人,脑子里就会有节奏地、均衡地分泌一种愉快的生物激素——脑啡肽,它可使人头脑清醒冷静,产生愉悦、欣慰感。有了利导思维做后盾,就可以达到“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使快乐和幸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讲这是更深层次的习惯,因此对身体健康也有更深层次的影响与作用。

现代医学确认,80%的疾病(60%平常人发生的疾病)与心理不健康相关。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对眼前的一切顺其自然、情绪平稳、心理平衡,总是心境平和地善待人生,就能使全身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这对人的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中医学强调:“身心平衡,以致中和,乃治命、治病之根本准则。”现代科学认为:身心一体是大脑的基本功能,身心不能分开,病由心起,病也可由心除。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人只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坚定地抱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的情绪,大脑中即可分泌对人体有良性刺激的激素,使快乐的信息传达全身,从而使身心舒畅、充满活力,增强抵抗力,这时脑电波中的α波占优势,有利于疾病的自然治愈。如果你生气、烦恼、沮丧,消极被动,那么脑中将分泌对身体有害的激素,使你的血液循环弱化,免疫功能下降,这时脑电波中β波占优势,活性氧自由基增加,这就不利于人体的疾病的治愈或消除。故而精神一崩溃,一切全完了。

心态的控制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应用它时的精神态度。哈佛心理学导师提出了下面常用的七种心态控制法:

1.利用动机控制心态。控制心态的起点是动机(即欲望),没有一个人做任何事而没有动机,潜在的动机会使你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如果人们用激励一切人努力进取的9种动机(愿望、理智、激情、想象、意识、五感、记忆、第六感官、心灵的潜意识部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他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以达到确定的目的。

2.利用意识控制心态。意识主要储存在出生以后脑中获得的信息,它能控制人们的目标与行为。控制消极心态的方法如下:

第一,躲避:自己主动离开消极情绪产生的环境。

第二,转移:当人家骂你贬你时,你可以去下棋、钓鱼,当作没听见。

第三,释放:找知心朋友畅谈,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

第四,升华:就是人家越说你不是时,你就越要好好地干,而且做得更好。

第五,控制: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人家怎么贬损、羞辱我都不怕,不激动。要学会忍耐,“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利用潜意识控制心态。潜意识是右脑的功能,是心灵之所在。

4.利用心灵向导控制心态。我们右脑中的遗传因子不仅具有精密的功能体系,而且具有“人应该这样活着”的方向性。

5.自己的心灵自己控制。深刻地认识自己专有的特权,通过采纳和应用积极的心态,你就可以控制和指挥自己的心灵。因为心灵是“造物主”给人以完整控制权的唯一东西,是人的天赋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使是“造物主”也无法剥夺这种特权。只要你想到,真心相信,并且愿望良好、合理,心灵就一定会达到它。

为此,哈佛对于人们如何获得快乐心态给出以下结论:

首先,笑是营养素。研究证实,笑能降血压。笑1分钟可以起到划船10分钟的效果。笑还能释放压力,减轻沮丧感。笑可以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欣快感。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喜剧、漫画,多听相声。

其次,“话疗”是特效药。美国白宫的保健医生曾给布什开过一个健康秘方:话疗,每星期至少与家人交流15个小时以上。夫妻之间每天至少交流两个小时,包括共进晚餐或是午餐。

再者,朋友是“不老丹”。长期独处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甚至有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朋友圈广的人平均延寿7年。所以,即使是离退休的老年人,也不要总憋在家里,要努力扩大生活圈子,多和老朋友聚聚,并试着主动向素未谋面的邻居问好。

另外,宽容是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不可避免。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很容易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而学会宽容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最后,淡泊是免疫剂。做到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心会很累。遇事不妨潇洒、大度一点,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内心满足感,有利于延年益寿。

哈佛快乐甜点:

在一次采访中,哈佛讲师就哈佛快乐课的理论背景展开讲述。原来快乐课是媒体的叫法,本名叫积极心理学。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快乐彼岸。言外之意,充满阳光心态的人们,与快乐同行。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