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秦王政二十六年?!”
秦越人心中一沉,感到了一股强烈的紧迫感,骊山陵在今年就要羡门,也就是封闭墓道和陵墓的大门,基本修建完毕。
他将会随着羡门,一起殉葬!
秦越人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逃走?
他摇了摇头,把逃走的念头甩出脑外。
现如今是秦王政二十六年,不是十一年后的秦末大乱,各地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统治。
秦朝能够统一六国,就在于有着严密的制度,大秦乡里有着密集的传舍、邮、亭,十里一亭,相当于十里地就是一个乡镇派出所,严格搜查过往的人。
在耕战制度下,又把庶民禁锢在各自的乡里,人口流动极少,出门需要有验传,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的介绍信,只要出现一个陌生面孔就会引起亭长的警惕。
亭长抓捕逃亡的盗贼,又有很大的赏赐,立即就会查验陌生人的验传。
秦越人还没逃出芷阳县,就会被骊山陵附近的传舍、邮、亭抓捕回来,根本没有地方可逃。
“莫要非议朝政。”
厨啬夫拿着河柴,过来给马蹄灶添加炭火,免得衣着单薄的几名戍卒,冻死在骊山传舍。
他告诫道:“传舍内人多眼杂,如果有人前往官寺告奸,诉告你当众非议朝政,只要坐实了罪名,你就会被判处一个斩首弃市!”
斩首弃市是把一个人的脑袋砍下来,不让收尸,暴露在市场上警醒庶民。
人死以后,讲究一个入土为安。
不让收尸的弃市,是一个很大的惩罚。
“呵呵。”
赵亥讪笑一声,缩了缩脖子说道:“若是我还有公士的爵位,怎会窝在传舍的地灶旁边,早就躺在卧榻上,等着隶妾过来服侍。”
爵位!
秦越人深吸一口气,找到了唯一的出路。
正是爵位!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旧贵族体系瓦解,变成了二十等爵,从最低等的一级公士,一直到最高等的二十级彻侯。
秦国的爵位不再是世袭,变成了凭借军功获取爵位,有了爵位就会得到官寺发放的田地、宅子、隶臣妾等奴隶,也能担任官吏,打破战国以来的阶级固化。
上至丞相,下到黔首庶民,大家在军功爵的体系内公平竞争!
“只要有了爵位,就能摆脱骊山戍卒的身份。”
秦越人握紧了腰间的短剑:“大秦统一了六国,对于我来说是件好事,以我黔首的低贱身份,只是数十万大军的一个炮灰,在大秦严密的军制下,要求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
“没有突然崛起的可能,更不会因为一些先进的言论获得重视,说不定哪天就死在了一场大战中,如今统一了六国,维稳就成为了朝廷最为重要的一项重任。”
秦国直到十一年后的秦末乱世,六国贵族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造成各个郡县出现不少的叛乱。
维稳,也就是维持地方稳定,一直是秦国重要的公务。
秦越人太懂维稳了。
就算是在现代,秦越人所在的公安部门,维稳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敢问赵君。”
秦越人客气的说道:“抓捕多少群盗,可以获得一级公士的爵位。”
一句赵君的敬称。
赵亥大喜,忍不住炫耀起了博学:“生捕群盗一人,等同于斩首二级,官寺赏赐给你十四金,当然了,你也可以放弃金,选择爵位。”
斩首二级!
秦越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官寺给出的赏赐也太丰厚了。”
士伍斩首一级就能晋升一级公士。
看似简单,实际对于斩首一级有着严格的标准,士伍斩首的敌人必须是甲士,也就是披甲精锐或军官,并且成功的把首级带回去,才能晋升一级爵位。
秦国的兵役分为正卒和戍卒,正卒就是正规军,也就是甲士。
戍卒是辅兵,负责后勤辎重,修桥铺路。
如果是在战场上,秦越人被砍了脑袋,都不算是斩首一级。
一级公士再次斩首一级,晋升二级上造。
秦越人只要能够抓捕一名群盗,足够他获得梦寐以求的爵位。
还是连升两级的二级上造!
秦越人的呼吸粗重了,从来没像今天这般渴望人头。
马蹄灶旁边的戍卒,也是一脸的火热,对于军功人头产生极大的渴望。
秦越人注意到周围几名戍卒的神情,心里一凛,喟叹道:“难怪只有秦国能够一统六国,在商鞅变法下设立的军功爵制度,把秦国上上下下变成一个渴望杀戮的机器。”
“其他各国还是旧贵族的制度,还是充斥着阶级固化,六国焉能不亡!”
秦越人苦笑一声,深刻体会到军功爵的可怕。
他在现代接受了将近二十年的教育,穿越过来短短一段时间,就被军功爵制度给同化了。
可见大秦制度的惊人之处。
“不过嘛......”
赵亥闷闷不乐的说道:“官寺给出的赏赐虽说丰厚,却有两个严苛的要求,一个是生捕,一个是群盗。”
生捕就是活捉。
抓到活的才有赏赐。
群盗是指按照《盗律》,五人以上的团伙作案,被视为严重威胁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
盗贼的人数必须达到五人,才能算是群盗。
秦越人心里一沉,明白了赵亥的意思,只有抓捕了团伙作案,才会获得斩首二级的丰厚赏赐。
即便是在后世,组成人数众多的团伙,几乎都是刘华强、张子强那种级别的悍匪,有胆子抢银行,或者绑架富豪。
难怪,给出斩首二级的赏赐。
果然,就在赵亥说出群盗两个字以后,除了秦越人以外,屋舍内几个马蹄灶旁边的戍卒,全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怂了。
“有群盗!”
就在这时,传舍外面出现了一声凄厉的呼喊:“黥夫抢了骊山工室的铜器,快些抓住他,不能放跑了此人!”
秦越人霍然起身,拔出腰间短剑,冲进了屋外的大雪中。
——————————
注1:秦律对于诽谤与妖言罪惩罚很严重,只要在公开场合构成‘诽谤’或‘妖言’。
例如卢生等人私下议论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被以‘妖言乱黔首’罪名坑杀。这类犯罪通常处弃市(公开斩首并且暴尸),更严重甚至是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