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4章 案件新进展

两人来到监控室,电子物证组的小李正在拆解损坏的硬盘。“七哥,硬盘的磁头臂被物理损坏,磁片有3处刮痕,深度达50nm,已穿透磁层。”小李指着显微镜下的图像,“但我们在硬盘外壳的缝隙里发现了一根1.2cm长的棕色毛发,带有髓质,经初步检测为人类毛发,毛囊完整,可提取核DNA。”技术人员正使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毛发的鳞片形态,计数显示每毫米35片,属于亚洲人群特征。

离开监控室,他们沿消防通道向上排查,在三楼楼梯转角的地面上,发现了一处0.5cm×0.3cm的暗红色斑迹。现场快速检测显示为血痕(酚肽试验阳性),ABO血型检测为A型,与死者的血型(待确认)暂无法排除关联。技术人员用无菌纱布进行转移提取,同时对周围区域进行鲁米诺反应测试,在楼梯扶手上显现出微弱的荧光带,提示曾有带血物体接触过。

很快,两人来到审讯室。报案人刘桦正缩在椅子上,脸色惨白得像张纸,嘴唇干裂起皮,皮肤弹性测试显示其脱水程度达3%,值班民警已为其补充500ml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审讯室的环境参数严格控制:温度24℃,湿度50%,噪音≤40分贝,这种中性环境能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因素对受审人心理的干扰。单向玻璃外,犯罪心理分析师正通过实时生理监测系统记录数据:心率112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皮电反应值6.8μS,这些指标虽高于基线水平,但较刚到案时已下降40%,提示其应激状态有所缓解。

“警察同志,我真没杀人分尸!人真不是我杀的,真的真的不是!”刘桦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双手使劲摆着,手腕上的手铐叮当作响,语言分析系统显示其语句重复率达53%,但语义连贯性评分72分(满分100),不符合典型说谎者的语无伦次特征。“我再也不敢偷东西了!那行李箱是我偷的,但人绝对不是我杀的,你们一定要信我啊!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杀人啊!”他的眼球运动轨迹显示,在提到“杀人”时,瞳孔直径从3.2mm扩大至4.5mm,这种瞳孔扩张反应通常与情绪唤醒相关,但无法直接作为说谎的依据。

技术人员已采集刘桦的口腔拭子、指掌纹、足迹及衣物纤维样本,与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进行排除比对。初步结果显示,行李箱外侧的指纹与刘桦的十指指纹无重合特征,DNA分型也与塑料袋内侧提取的陌生基因型不符。同时,调取的监控录像显示,刘桦在案发前72小时内均在城南棚户区活动,手机基站定位与中心商场无交集,具备不在场证据链的初步基础。

辰黎熙示意暂停审讯,走到观察室的白板前,在“嫌疑人特征”一栏添加:“1. 可能接触机械维修或医疗行业;2. 右手腕或左手无名指有旧伤;3. 穿43码鞋,可能使用镀铬柱状器械;4. 熟悉商场结构及监控分布;5. 具备基本反侦察意识,可能有前科。”

此时,林悦的电话打了进来,背景音里能听到离心机的嗡鸣:“七哥,尸块的毒物筛查有结果了,在肌肉组织中检出氯硝西泮浓度0.3mg/kg,肝脏组织(如果能找到)浓度预计达0.8—1.2mg/kg,这一剂量足以使人在30分钟内陷入深度镇静,但未达致死量。失踪人口对比无。

他快步走到案情分析板前,用红笔将“女士失踪”与碎尸案”圈在一起,在这一刻形成了闭环。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在场人员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这起看似孤立的碎尸案,终于显露出与过往悬案的隐秘联系,而那个裹得像粽子的身影,此刻在众人心中变得愈发清晰起来。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