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8章 新发现

而在这些恐怖的物品中间,一张泛黄的照片被别在骨架的肋骨上——正是阎王殿的图案,照片下方用鲜红的字迹写着“阎王判,刀山地狱”,那红色像是还在往下滴,在惨白的骨头上格外醒目。技术人员立即对照片进行无损检测,发现纸张为1990年代产的牛皮纸,纤维成分含30%的棉浆,符合当时丧葬用品的材质特征。红色字迹经显微光谱分析,确定为动物血混合朱砂,血样DNA检测显示与箱内女性尸块基因型一致,证实文字是用受害者血液书写。照片边缘的磨损痕迹呈现规律的弧形,与常见的钱包夹层摩擦特征吻合,推测凶手长期携带此照片。

“这‘阎王判,刀山地狱’究竟代表着什么?”一名警员忍不住低声嘀咕,“是凶手在炫耀?还是在传递什么信号?”犯罪心理专家在旁记录:“文字内容具有强烈的宗教审判隐喻,‘刀山地狱’对应佛教中对‘杀生’罪的惩罚,结合分尸手法,凶手可能存在扭曲的道德观,将作案行为合理化。”同时,笔迹鉴定显示书写者存在明显的右手书写特征,笔压峰值达500克力,提示书写时情绪激动。

辰黎熙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片浸透纸箱的血迹。血迹的边缘已经有些发黑,但中心部分的颜色相对较浅,不像新鲜血液那样浓稠。他示意技术人员用紫外线灯照射,血迹呈现出典型的“分层渗透”特征,边缘因血红蛋白氧化呈棕褐色,中心因被稀释保留暗红色。通过血迹形态分析系统计算,血迹滴落高度约60cm,与纸箱放置高度一致,且存在17处重叠滴落痕迹,提示箱内物品曾被反复移动。他心里暗自猜测,也许是凶手在处理这些尸体时过于慌张,没来得及彻底清理纸箱内壁,又或者是分装时不小心弄破了保鲜袋,才导致被稀释过的血水慢慢渗透出来,留下了这么明显的痕迹。血迹的ABO血型检测为AB型,与男性尸块血型一致,而女性尸块为A型,进一步证实箱内存在两人组织。

这时,法医林悦带着助手赶到了。她蹲下身,戴着口罩的脸只露出一双冷静的眼睛,仔细观察着箱内的尸块:“碎尸块看起来似乎被仔细清洗过,血水的颜色比正常尸血浅很多,没有那种凝固的暗褐色,说明凶手处理得很‘干净’。”她用手持折光仪测量血水折射率,结果为1.342,显著低于正常血液的1.358,证实存在稀释现象。通过离子色谱分析,血水中氯化钠浓度为0.8%,接近生理盐水浓度,提示凶手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清洗尸块,而非普通自来水。

她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尸块逐一取出清点,每个尸块都用无菌纱布包裹后放入编号的低温证物盒(4℃保存),同时记录组织类型、重量及腐败程度。当检查到其中两个装内脏的箱子时,她的动作顿了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这两箱都缺少对应的人体骨骼。你看,这袋是左肾,按位置应该连着部分腰椎骨,但这里只有软组织;还有这袋心脏,周围的胸骨碎片一片都没有。”通过三维解剖学重建,缺失骨骼的形态与大小符合标准人体结构,且断端存在继发性骨质吸收,提示骨骼在死后24小时内被刻意剔除,而非自然脱落。

接着,林悦拿起一块手臂部位的尸块,对着光仔细观察切面:“这些切面异常整齐有序,边缘几乎没有毛刺,不像是用普通刀具切割的。”她用立体显微镜观察创缘,发现肌纤维呈“截断式”断裂,无牵拉撕裂痕迹,创角角度稳定在15°±1°,符合机械切割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切面存在间距0.5mm的规律性条纹,与某型号屠宰用往复式电锯的刃口纹路完全匹配。

她抬头看向漆祎凯,“这种切割方式很像大型屠宰厂特有的分肉机器,切口平整,角度统一,和手工切割的痕迹有明显区别。”技术科随即调取了临安市近五年的屠宰设备销售记录,发现某食品机械厂曾向盛恒经营的养殖场出售过一台型号为JR—800的往复式分切机,该机器的切割参数(刃口角度15°、转速3000r/min)与尸块切面特征完全吻合。

林悦的指尖轻轻拂过切面,心里暗自思忖:凶手能弄到这种专业设备,要么本身从事相关行业,要么背后有产业链支持。而且从纸箱渗血的情况来看,他们处理尸体的时间并不充裕,可能并未预料到警方会这么快介入此案——这或许是个突破口。她在切面组织中提取到微量金属碎屑,经X射线能谱分析为高速钢(W18Cr4V),正是该型号分切机刀片的材质,进一步证实了作案工具的推测。

就在林悦准备将所有尸块打包带回实验室时,她的目光突然被一块胸部碎肉吸引了。在那块苍白的组织上,有一道约三厘米长的旧刀疤,疤痕边缘已经淡化,显然是多年前留下的:“这里有发现。”她用镊子轻轻挑起那块碎肉,“这道旧刀疤的形状很特别,像是被锋利的薄刃划过,不是意外造成的。”疤痕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真皮层存在致密的胶原纤维增生,形成典型的“栅栏状”结构,符合术后3—5年的陈旧性疤痕特征。通过免疫组化分析,疤痕处肌成纤维细胞密度为正常组织的3倍,提示该疤痕为手术缝合后形成,而非意外划伤。

带着这个重要线索,林悦迅速返回市公安局法医中心。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另一名法医大宝立刻迎了上来,两人穿上三级防护服,在负压解剖室(—5Pa)开始了拼接工作。解剖台表面铺设无菌硅胶垫,使用6500K冷光源照明(避免组织氧化)。灯光下,她们将一块块碎肉按组织纹理、血管走向及神经分布比对、拼凑,像在完成一幅恐怖的拼图。每块组织都用无菌缝合线固定,同时标记解剖学位置。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两具相对完整的人体轮廓终于在解剖台上显现出来,通过骨骼长度推算,男性身高175±2cm,女性162±3cm。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