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综武:开局宋青书,横推武侠世界!
黑胡椒报

第1章:倚天,宋青书

剧痛如潮水般退去,陆行舟的意识从混沌中挣扎而出,仿佛一个溺水者终于冲破了冰冷的水面。

他想睁开眼,眼皮却重如千斤。

无数混乱的记忆碎片如决堤的洪水,冲入他的脑海。

终于汇聚成一个清晰而又荒唐的身份——宋青书!

武当第三代首徒,未来的掌门继承人,以及……金庸笔下那个因痴恋周芷若而叛出师门、身败名裂的武林第一“恋爱脑”!

意识彻底清醒的瞬间,他终于明白了这里是《倚天》的世界,武当山。

“宋青书……”陆行舟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原身的记忆清晰地告诉他,如今距离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那是他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他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开始。嫉妒张无忌,背叛师门,最终落得个被张三丰亲手清理门户的下场。

如此清晰可见的死亡倒计时,让他浑身发冷,一股强烈的窒息感扼住了他的咽喉。

不行!

绝不能坐以待毙!

就在这绝望与不甘交织的时刻,他“看”到了意识深处那枚静静悬浮的青色玉盘。

玉盘古朴无华,仿佛经历了万古岁月的冲刷,其上篆刻着玄奥难明的纹路,正中央是四个古字——道源玄鉴。

这是……金手指?

陆行舟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是本能地,他将一丝意念探了过去,尝试着与这枚神秘玉盘建立联系。

“嗡——”

一声仿佛来自大道源头的轻鸣在他脑海中响起。玉盘虚影微微一震,瞬间化作两道清濛濛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意识。

第一道信息流,阐述了玉盘的第一个功能:【玄鉴】。

此功能,可观照万物,解析其本质。无论是武学功法,还是丹药器物,只要将其纳入“玄鉴”范围,玉盘便能推演出其原理、破绽,乃至后续的演化方向。其推演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陆行舟自身对“道”的理解与神魂力量的强弱。

第二道信息流,则更为玄奥,名为:【道源】。

追溯道之源头。此功能目前处于晦暗不明的封印状态,信息流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当陆行舟的武学修为达到某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或许能借此追溯一方世界武学源流的根本,甚至触及那传说中的大道之始。

陆行舟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仔细梳理着这两道信息。道源的功能太过遥远,暂且不论,但【玄鉴】……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逆天神技!

在这个武学为尊的世界,能够解析功法、推演破绽,这是何等恐怖的能力?这意味着任何武功在他面前,都将再无秘密可言!

“冷静,冷静……”陆行舟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空有理论还不够,必须立刻验证。

他心念一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脑海中宋青书记忆最深刻的一门武学上——《武当长拳》。

这是所有武当三代弟子的入门功夫,宋青书自小便开始修习,早已练得滚瓜烂熟,甚至形成了一种身体本能。在他看来,这套拳法早已没有任何值得深究的地方。

然而,当他将意念锁定《武当长拳》的瞬间,意识海中的道源玄鉴玉盘再次发出了幽幽清光。

【玄鉴启动……】

【目标锁定:《武当长拳》(残缺)】

【解析中……】

陆行舟的脑海中,一个由光影构成的虚幻人影凭空出现,开始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武当长拳。

“双峰贯耳”、“进步冲捶”、“上步七星”……

这些人影的动作,与宋青书记忆中的拳法一般无二,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每一个动作的轨迹、每一分力道的增减、每一寸肌肉的牵引,都被分解成无数细微的动态信息,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紧接着,一行行金色的文字在人影旁浮现。

【拳架原理:以腰胯为轴,劲力通达四梢,讲求中正平和,以气催力。】

【检测到修行者(宋青书)演练痕迹……共计七处重大谬误,三百一十二处细微偏差。】

【谬误一:‘野马分鬃’一式,出掌时肩部上耸,力断于臂,未能贯通腰背之力。正确方式:沉肩坠肘,以腰带肩,以肩催肘,以肘带手……】

【谬误二:‘白鹤亮翅’一式,提膝时重心不稳,气息浮动。此式乃蓄力之基,重心不稳则后招必弱。正确方式:尾闾中正,虚领顶劲,提膝如卷帘……】

……

密密麻麻的金色文字,如同一柄柄重锤,狠狠砸在陆行舟的心头。

他,宋青书,武当第三代弟子中的翘楚,被誉为最有望继承宋远桥衣钵的天才,竟然在最基础的入门拳法上,存在着如此之多的谬误!

这些问题,平日里别说他自己,就连悉心教导他的师叔们也从未指出过。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些都只是无伤大雅的小瑕疵,待到内功精深后自然会迎刃而解。

可现在,在道源玄鉴玉盘的解析下,这些“小瑕疵”却被明确标注为“重大谬误”!

陆行舟非但没有感到羞愧,反而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

他豁然开朗,许多过去练功时的滞涩之处,此刻都有了答案。

这玉盘不仅能找出错误,更能给出最完美的修正方案!

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

【解析完成。】

【根据《武当长拳》残缺拳架,结合修行者根骨,开始进行补全与优化推演……】

【推演方向一:补全拳架。可将此拳法补全为《武当绵拳》,威力提升三成,更易与本门内功相合。】

【推演方向二:返本归元。此拳法蕴含一丝‘太极’之意,可溯本追源,推演出《太极长拳》部分精要,潜力无穷,但修行难度极高。】

陆行舟的瞳孔骤然收缩,死死地盯着“太极”二字。

武当长拳,竟能追溯到太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纠错和优化了,这分明是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方向二。

【选择确认:返本归元。】

【开始推演……神魂力量消耗中……】

一股轻微的疲惫感从神魂深处传来,但陆行舟毫不在意。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那光影小人全新的演练之中。

只见那小人的动作变得缓慢、圆融,一招一式都仿佛在画一个无形的圆。原本刚猛的拳招,此刻却多了一股连绵不绝、以柔克刚的韵味。

一套全新的拳法,正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成型。

这不是任何他已知的武功,而是专属于他、由道源玄鉴玉盘为他量身打造的《太极长拳》!

“呼……”

许久,陆行舟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睁开双眼。

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沉静。

三个月!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是他必须面对的第一道生死关。他不能去,也决不能像原著中那样,因为嫉妒张无忌而做出蠢事。

他必须留在武当山,利用这宝贵的三个月,疯狂提升自己的实力。

有了道源玄鉴玉盘,他有这个信心!

“武当派最强的武功,莫过于张真人亲创的《太极拳》和《太极剑》。”陆行舟目光灼灼,心中已然有了计划,“只可惜,这两种神功,向来由张真人亲自传授,等闲弟子根本无缘得见。”

宋青书虽然是三代弟子第一人,却也还没到能学太极的份上。

“不过……没关系。”

陆行舟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既然武当长拳都能推演出太极真意,那么武当派的其他高深武学呢?”

《绕指柔剑》、《神门十三剑》、《梯云纵》……乃至他父亲宋远桥的毕生所学!只要他能接触到,就有信心凭借玄鉴玉盘,将其一一解析、洞彻本源!

甚至,他可以反过来,从这些武学中逆向推演出太极拳剑的真正奥秘!

到那时,他宋青书,将不再是那个需要仰望张无忌的配角,而是真正能与之一较高下的武道宗师!

就在他心潮澎湃,准备立刻下床尝试演练那套《太极长拳》时——

“咚、咚、咚。”

沉稳的敲门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门外,一个清朗而温和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关切。

“青书,是我,七师叔。你醒了吗?”

莫声谷?

陆行舟心头一凛,原身记忆中,这位七师叔平日里对他颇为疼爱,经常指点他武功。只是此刻,这熟悉的声音却让他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压力。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有些散乱的道袍,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前。

他知道,从拉开这扇门的瞬间起,他就不再是陆行舟。

他必须是宋青书。

一个全新的、绝不会重蹈覆辙的宋青书。

“吱呀——”

木门被缓缓拉开,门外站着的,正是身形挺拔、面容清俊的武当七侠,莫声谷。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