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 状态:
- 全部 连载 完结
- 排序:
- 热门 更新 评分 最新
- 隐剑长安盛唐,曾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曾经万方来朝的大唐盛世,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开放的文化。但是就在安史之乱的短短十年中,盛唐便迅速转衰,藩镇割据迅速形成,昔日的盛唐不再。作品通过历经四朝元老、邺侯李泌的角度,以史诗性的画面,展现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期的历史风貌,并从书生、百姓、军人的角度,揭示了李氏皇族对国家动荡所应承担的责任,歌颂了普通民众和军人在安史之乱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爱国精神。
-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帝国宪法制定之由来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使日本幕府由“锁国”而至“开国”,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便是其“开国”的直接结果。《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由“近代日本的设计师”大隈重信组织编撰,联合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全面回顾“开国”以来的五十年间,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外交、工业、商业、教育、传媒、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言简意赅,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宣统元年,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全文合计五十二卷,此系其中之一。
-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明治之外交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使日本幕府由“锁国”而至“开国”,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便是其“开国”的直接结果。《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由“近代日本的设计师”大隈重信组织编撰,联合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全面回顾“开国”以来的五十年间,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外交、工业、商业、教育、传媒、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言简意赅,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宣统元年,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全文合计五十二卷,此系其中之一。
-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帝国财政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使日本幕府由“锁国”而至“开国”,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便是其“开国”的直接结果。《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由“近代日本的设计师”大隈重信组织编撰,联合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全面回顾“开国”以来的五十年间,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外交、工业、商业、教育、传媒、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言简意赅,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宣统元年,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全文合计五十二卷,此系其中之一。
-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海军史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使日本幕府由“锁国”而至“开国”,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便是其“开国”的直接结果。《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由“近代日本的设计师”大隈重信组织编撰,联合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全面回顾“开国”以来的五十年间,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外交、工业、商业、教育、传媒、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言简意赅,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宣统元年,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全文合计五十二卷,此系其中之一。
- 论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 窦娥冤“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 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全书共三十五回;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选·苏辙本书为掌阅公版“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选系列”之一。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与其父兄同时间名于世。苏辙的文学理念颇受其父兄影响,擅长政论史论,于文学写作上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所熟悉的“养气”之说,便出自他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一生境遇坎坷,虽爱闲澹悠远之风,却往往困于俗世。其文多朴实淡泊,亦不乏秀杰深醇之作。本书选取了“六国论”“为兄是下狱上书”“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散文佳作,以供众书友撷取阅读。
-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选·柳宗元本书为掌阅公版“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选系列” 之一。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柳宗元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骈文近百篇,有笔锋犀利、论证精确的论说,如“封建论”;有嬉笑怒骂、幽默讽刺的寓言,如“三戒”;有清邃奇丽、短小精悍的游记,如“小石潭记”。本书选录了其多种题材的代表作,可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柳宗元的艺术风格。
- 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是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当为“万经之王”。
- 诗经·风“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本书为“诗经”第一部分“风”,主要是地方民歌,表现十五个诸侯国的风土人情,具有很强的民间气息。
- 萧红散文选集(无注释版)本书所选的散文,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她在哈尔滨、上海、东京等地的生活情景的。她是把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以及内心所体验的情感,作为创作的源泉的。其散文作品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是抒发她对个人身世的自怜与感叹,或是抒发她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或是抒发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
- 夜风(无注释版)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 去来今(无注释版)王统照(1897-1957),字剑山,笔名息庐、容庐。作家。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著有多部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家之一。鲁迅说:“在不断壮大的散文队伍里,王统照是一个有影响、有个性的作家;他‘不仅是诗人,小说家,也是很优美的小品文作者’”。在散文创作上,王统照耕耘于二十年代,丰收于三十年代,作品有《北国之春》、《片云集》、《青纱帐》等。《去来今》收集了三十年代散文十八篇及《灵台微语》十四则,前有集古诗句小序。
- 苏曼殊小说集(无注释版)苏曼殊(1884-1918),“佛门三子”之一,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人。原名戬,字子榖,更名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其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除诗歌外,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雨果的《悲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他小说的代表作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他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矛盾揭示,对其内心痛苦挣扎的描写。行文清新流畅,情节曲折动人。他集才、情、胆识于一身,半僧半俗地孤独一生。临终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 木犀轩藏书书录(无注释版)李盛铎(1858—1937),字嶬樵,一字椒微,号木斋,晚号麟嘉居士,江西德化(今九江)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江西道御史、京师大学堂总办,出使日本大臣、比利时大臣,太常寺卿、山西巡抚。入民国,任北洋政府大总统顾问、参政院参政、国政商榷会会长等职,晚年寓居天津。
- 谨防扒手(无注释版)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收录刘半农杂文25篇。主要是谈一些文学现象,如谈诗歌与小说精神的革新、通俗小说的积极与消极教训、作品抄袭等。
- 李叔同书信集(无注释版)本书以书信的形式向广大读者呈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段佳缘:弘一法师(李叔同)与其高足刘质平之间那情胜父子的师生之谊。这里所收集的“李叔同致刘质平书信”,共九十二通,时间跨度为二十七年。通观这些书札,禅意和师徒间的情义于笔墨间时隐时现,犹如沁人清泉缓缓流入观者心间,体现了李叔同清俊洒脱、秀美润泽的书风。
- 异邦与故国(无注释版)“异邦与故国”是蒋光慈在1929年写的日记体小说,是东京日记。记录了从8月底他在东京安顿下来开始到11月9日为止的生活点滴。